close

  時隔48年,全國政協第一次雙周協信用貸款商座談會於2013年10月22日在全國政協禮堂召開。 新華社發">
  時隔48年,全國政協第設計裝潢一次雙周協商座談會於2013年10月22日在全國政協禮堂召開。 新華社發
  南都時局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不久後的一天下午,信用貸款政協禮堂金廳,一場激烈的討論正在進行———
  “中國正在建設的核電站技術上並不成熟,應該對核電站實行總量控制”,中科院院士何祚庥說。“核電是清潔能源,中國應該更多使用清潔能源”,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借錢院長萬鋼則持相反觀點。“交鋒,絕對是交鋒!”何祚庥說起中國將新建核電站的計劃便激動起來,覺得自己像在“舌戰群儒”。
  爭到激烈處,會議主持人、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不得不在“反核派”和“挺核派”間維持下紀律:“我預防癌症食品們是只交鋒,不爭吵。”
  自去年10月起至今,這樣的座談會已經辦了六次,稱“雙周協商座談會”(以下簡稱“雙談”)。時隔48年,“雙談”這一在“文革”開始後淡出的“參政議政”重要渠道又重新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每雙周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親自主持,黨內外“內行人”就一主題討論交鋒,並將記錄遞交決策者。政治學者認為重啟這種形式的“雙談”是中共十八大後積極推進“協商民主”的重要信號,對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建構的意義不可小覷。
  “可以打斷,可以質疑,不准念稿”
  重慶力帆集團質量中心成品檢驗部組長鄒先榮在2013年11月收到了一份“雙談”參會通知,他此前沒聽說過“雙周協商座談會”這個說法,但還是根據座談會主題“維護職工切身利益”準備了一篇發言稿,主要講工友們在城市裡安家卻無法落戶,孩子上學得交贊助費的事。
  開會那天走進會場,鄒先榮發現參會者只有20人上下。與他一起參會的都是“職工利益問題”的“關鍵人物”: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勞動力密集大型國企老總、民企老闆、勞動力問題學者、法律工作者、一線工人以及政策制定實施部門,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相關職能部門領導。“各個環節的人都到了。”
  會議主持人則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
  在此之前,全國政協一把手需要親自主持的會議多為政協的程序性會議,如每年一次的全體會議,全會閉幕期間的常委會會議、主席會議等,最密集的情況下也只是一個月主持一次。而自從“雙談”重啟後,俞正聲每兩周就要在政協禮堂中主持一場座談。中央政治局常委、政協一把手親自上陣,對“雙談”的重視可見一斑。
  據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領導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劉峰向南都記者回憶,籌備期間俞正聲曾就“雙談”指示,只考慮對相關專題有研究有思考,熟悉情況的人,每次十幾個人,讓大家充分發言。“俞正聲的原話是‘只要參加座談會,就要有機會發言’。”劉峰說。
  有別於往常領導指示和一個接一個念稿的“官樣程序”會議,俞正聲在“雙談”一開始便切入主題道:這場會是交流討論,不念稿,可以打斷別人,可以發表不同意見。
  四川鼎立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高級律師施傑也在這天的會場上,多年關註職工權益保護的法律法規,他在發言時提出應充分發揮工會組織作為職工權益代表者和維護者的作用。他的發言很快引來質疑:工會對於職工保護不能太苛求,勞資雙方都應受益———一位在座的私營企業主立即表示。
  雙方立場不同意見相左,施傑向南都記者表示“有質疑挺正常”,何況“俞正聲主席也參與了質疑討論呢”。據他回憶,在場一位國有企業老總表示要切實保證職工權益,俞正聲接過話茬說,如果你們能嚴格按照勞動合同法規範勞務派遣,就是對職工權益很好的保障了。
  坐在一旁的鄒先榮發現這會開得熱烈,大家都插話,還有人邊聽邊記,“水平高啊,問題抓得準”,鄒先榮也找機會把自己準備的發言說了,“參加的人少,每個人都能發上言。”
  “討論是有,要是能辯論起來那當然就更好了。”施傑還有點意猶未盡。
  重拾政協委員日常活動積極性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和民主黨派成員,施傑一直是位積極的建言獻策、參政議政者,每次兩會前,他會放下手中的工作專心準備提案。在當選委員六年來,他的提案和建議涉及網絡、紀檢監察、金融等多個領域,其中最著名的是最終寫入法律的“醉駕入刑”的提案。
  “政協委員的一般理解就是開全會的時候才有建言獻策、發出聲音的機會”,施傑感覺。
  實際上,在全會上(或閉會期間)遞交提案只是我國政協數個參政議政的協商平臺之一。據劉峰介紹,目前除提案辦理協商外,協商方式還包括三種:界別協商、對口協商和專題協商。其中,界別協商在政協內部進行,對口協商則在特定界別和對口政府部門之間進行。
  無疑,專題協商擁有能夠召集最廣泛相關人員參加的優勢。
  南都記者據公開資料統計,除去政協各個專門委員會內部的專題座談外,以全國政協名義舉辦的“專題協商會近年來”屈指可數。自2005年第一次舉辦,至今10年來一共11次,平均每年僅一次。
  由於目前界別協商和對口協商兩種方式並沒有日常化的安排,通常只在每年的全體會議期間體現出來。因此上述數據或意味著,如果一位政協委員想參政議政,只能通過每年一次的全體會議和同樣每年一次的專題協商會實現現場參與。
  “雙談”的重啟則打破了這一不盡如人意的政協參政議政現狀,不僅專題協商這一協商平臺被激活,政協參政議政的協商次數也在過去幾個月內激增。
  在2013年9月18日舉行的全國政協第六次主席會議上,主席團審議通過了“政協全國委員會雙周協商座談會工作辦法(試行),這意味著“雙談”這一形式的制度化與日常化。
  施傑認為,雙談把委員日常活動的積極性重新調動起來,發揮出了常態化的“智庫”作用。劉峰則進一步指出,政協可稱為一種“超級智庫”,它的協商與普通智庫不同,因為它本身其實是一種政治制度,它的成員是各行各業的精英人士,範圍更廣,層次更高,制度上和平臺上有保障,“提出的提案是必須要回覆的。”劉峰認為政協的作用一旦激發不可小覷。
  “我有意見直說,不講就是我的不對”
  施傑所期待的“辯論”發生在了今年1月舉行的第六場“雙談”上。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和公司總經理孫丹萍就在這場以“核電和清潔能源發展”為主題的會議現場。
  日本福島核事故後,國內再次掀起關於“核電”發展的討論。維持住中國快速的經濟發展,究竟該如何看待與解決能源問題?“挺核派”、“反核派”對此各執一詞,但討論多在一兩個行業或同一觀點人士內部進行。
  查看已舉行的六場“雙談”主題,除國內一直“爭論不休”的核電發展問題外,還包括目前國內頭等重要的“宏觀經濟形勢”;尚存爭議的“建築產業化”;民眾極關心的“城市大氣污染”等等。
  1月14日下午,全國政協第十一次主席會議審議通過全國政協2014年雙周協商座談會安排。據悉,“雙談”每年年度的計劃安排由全國政協主席辦公會議討論後,都需經報請中共中央正式批准,主題選擇則都緊扣“黨和國家的重大關鍵性課題、研究涉及人民群眾根本利益”這一要求。
  就“雙談”的歷史來看,這一開創於新中國成立初期,被中止於“文革”的參政議政形式歷來都與“黨和國家重大關鍵課題”相聯繫。
  新中國成立初期時,全國政協的“雙談”制度為如何創立我國“愛國統一戰線”建言獻策;據統計,“雙談”從1950年4月至1966年7月共舉行了114次,“文革”開始後停止活動。但隨後“雙談”在民主黨派內部與社科院等智囊機構留存下來,據參加過相關會議的人士回憶,20世紀60年代初民主黨派內的“雙談”討論的是我國國民經濟關係比例失調、古巴革命、反帝反修形勢;80年代談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美蘇三國縱橫關係、教育現狀和高考得失;90年代初則談大學畢業生外流利弊、反腐倡廉等。而在那場關於“兩個凡是”的大討論中,中國社科院組織的“雙談”則承擔了大力推動思想解放的重要作用。
  回顧上述歷史,中國所面臨的重大改革往往首先需要一場思想上的解放,需要相關方共識的建立。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最近的一次講話中表示,中國改革經過30多年,已進入深水區。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為什麼難啃?何祚庥認為,希望改成什麼樣子,什麼樣是好的,什麼樣是壞的,大家的意見是不一致的,所以要討論。“政協既然找到我了,我有意見我直說,我不講,這就是我的不對。”
  加強政協參政議政力度的先鋒
  由於主要準備的是關於清潔能源的發言,會上則集中討論核電,孫丹萍沒有發言,她將自己寫好的書面講話稿交給了政協辦公廳後啟程返回廣東。但她卻對這場會議印象很深刻,“這次會和以前的政協會議很不一樣。”
  一直以來,政協都飽受“只能提建議、拍巴掌,沒有實權”的輿論爭議。2012年底十八大報告對於民主協商的論述則似乎透露出中共就此尋求改變的跡象———
  “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完善協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機制,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這是“協商民主”一詞第一次出現在黨的全會報告中。此後,於2013年底舉行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則單闢一章對此進行了更為詳盡的論述。
  報告中稱,重點推進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各級黨委和政府、政協制定並組織實施協商年度工作計劃,就一些重要決策聽取政協意見……增加協商密度,提高協商成效。
  這些文件語言很快引起全國政協系統從上至下一次悄無聲息的變化。據內部人士透露,全國政協常委會計劃增加一次會議,專門討論國計民生,加強參政議政力度,以改變此前大部分常委會被程序化內容占據的情況。
  而“雙談”的重啟則是這場變化中的“先鋒”,據介紹,除將“雙談”日常化、規律化外,政協主辦單位還將保證每次“雙談”參加人員中黨外人士占七成,黨內占三成;相關實權部門也必須到場,以保證打通政協與政府實權部委、黨內與黨外的溝通渠道,結束政協“自說自話”的局面。
  據與會者回憶,俞正聲多次在“雙談”上表示,我們的討論並不是要出一個結果一個決策,只是希望為你們相關部門開闊思路、瞭解民情,提供建議。孫丹萍告訴南都記者,每次會議結束,各方意見會形成一個書面報告,遞交相關決策部門。
  這意味著,一次“雙談”將在提前提交計劃報中央;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主持會議;相關部委與職能部門參會討論以及最終將會議記錄遞交決策部門四個環節以期影響國家大政方針。
  據公開報道稱,以“推進建築產業化”和“加強汽車尾氣治理,減少城市大氣污染”為議題的兩次“雙談”的相關建議已被黨中央、國務院及時採納。
  “多少是會有影響的”,施傑分析,至少能讓相關部委的領導更清楚來自各方的聲音,幫助分析問題理清的本質,這是“協商”的題中之義。 南都記者娜迪婭 見習記者吳斌 陳磊 發自北京
  雙談如何影響
  國家大政方針
  雙周協商座談會安排報請中共中央批准
  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主持會議
  相關部委與職能部門參會討論
  最終會議記錄遞交決策部門
  影響國家大政方針
  去年以來6次座談會主題及與會人員 俞正聲主持會議
  1次
  主題:分析當前宏觀經濟形勢 2013年10月2 2日
  厲以寧、李毅中、陳錫文、劉遵義、賀強、鄭躍文、方方、閆冰竹、張泓銘、趙海英、王嫻、楊紹信等發言;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應邀介紹情況;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慶黎、蘇榮、陳元、王欽敏等出席
  2次
  主題:建築產業化 2013年11月7日
  賴明、仇保興、孔慶平、陳昌生、黃艷、田在瑋、茅永紅、王美華、孫太利、秦升益、繆昌文、毛大慶等發言;住建部副部長齊驥應邀介紹情況;全國政協副主席杜青林、羅富和、張慶黎、馬飈、馬培華出席
  3次
  主題:維護職工群眾切身利益 2013年11月2 1日
  全國政協委員張世平、陳進行、盛明富、鄒先榮、倪健民、李海濱、易軍、袁偉霞、顏輝、王濱、何玉華、王建沂、施傑、張華榮、王俊峰等發言;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陳豪,國家發改委、人社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部委負責人也發了言;全國政協副主席杜青林、張慶黎、盧展工出席
  4次
  主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2013年12月5日
  程津培、馬大龍、王光謙、齊讓、樸英、壽子琪、田中群、王晶、張德興、黃強、李朋德、辛穎梅、王梅祥、萬建民和劉若鵬等發言;全國政協副主席韓啟德、萬鋼也作了發言。科學技術副部長王志剛介紹情況。科技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負責人與委員協商交流;教育部、財政部、中國工程院有關負責人出席;全國政協副主席杜青林、張慶黎、蘇榮出席
  5次
  主題:加強汽車尾氣治理 2013年12月2 4日
  秦大河、歐陽明高、周吉平、溫香彩、李燦、陳放、傅成玉、柳崇禧、郝吉明、柴發合等和北京市副市長張工、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發言。工信部部長苗圩、國家質監總局副局長吳清海與委員協商交流;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介紹汽車尾氣治理與減少城市大氣污染的有關情況;全國政協副主席杜青林、羅富和、張慶黎、馬培華出席
  6次
  主題:核電和清潔能源發展 2014年1月9日
  張國寶、賀禹、何祚庥、萬鋼、王玉慶、劉炳江、李河君、郝遠、王炳華、王計、劉漢元、李子穎、王明彈等發言;全國政協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務副主席馬培也作了發言;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介紹了我國核電和清潔能源發展的情況。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水利部、中國工程院有關負責人與委員互動交流;中國地震局有關負責人出席;全國政協副主席杜青林、張慶黎、蘇榮、陳元、王欽敏等出席  (原標題:時隔48年,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重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d11ddixq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